2019高考考试录取中,已经有一批孩子收到理想的录取公告书,马上走进大学的校园。同时,也或有另一批孩子接过高考考试的大旗。
每年新高中三年级开始,大家都会将这篇文章重新整理发布,目的在提醒各位新高中三年级父母务必看重下面这至关要紧的一年,而每次也都会收到非常不错的反响。这次到你了,各位马上和孩子一块进入高中三年级的父母,你筹备好了吗?
大家总在说忙忙忙,但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大家来弥补,只须稍微有点忽视,孩子的成长变化会非常明显。有的问题一旦培养,会花费不少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没办法纠正。
因此,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进步有多顺利,假如孩子的教育不能当,以后老了会后悔,特别是高中三年级这个重点期。
01高中三年级孩子可能历程的4个阶段
高中三年级的考生在备考的一年中,心理变化从开始的激情满满到后期的停滞不前,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式,目前为父母详细叙述。
阶段1:激情期
8月至11月是孩子筹备高考考试过程的“激情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表现为积极、勤奋、努力、投入,充满信心。
父母对策:
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做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给,不要多说话。
阶段2:疲劳烦躁期
12月至次年1月是孩子筹备高考考试的“疲劳烦躁期”,孩子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
父母对策:
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做的工作是打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改变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与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别着急,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帮忙下,非常快会调整好的。
阶段3:否定怀疑期
3月份伴随二轮复习的到来,有的同学成绩有较大提升,他们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也有不少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旧没进步,或者说我们的排名没达到我们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一定自己今年还能否考得上大学,脑海里一片茫然。
父母对策:
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父母给予切实的鼓励,自己努力,排名没进步不代表我们的成绩没进步,由于其他人也在努力,其他人没坐在那儿等着你,事实上是大伙都在进步,排名不进步不代表考不上大学。
阶段4:恐惧焦虑期
到了5月份,伴随高考考试的临近,所有些孩子都会多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
父母对策:
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由于如此的话只能使孩子愈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要不然就是维持沉默,等待学校给孩子做工作。
02
高中三年级一年,父母做到6个不要
1.不要唠叨不休
有的父母朋友整天把高考考试挂在嘴边,无休止地唠叨。
整天用“要为爸爸妈妈争口气”之类的话刺激孩子。
不时督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做作业。
一天到晚在孩子耳朵边唠叨要刻苦呀、努力呀。
不断磨叨孩子这么叛逆呀。
千百次地说考不上大学没出息呀。
无数次地比哪个家孩子比你学习好呀。
甚至有些父母还踩凳子、趴门缝偷窥孩子是否在学习。
你让孩子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类似的话,做的都是让孩子极其反感的事。
这种做法,这种不信赖,只能是影响孩子的心情,让他不可以认真学习,甚至还会导致双方的矛盾。
孩子和父母,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尽可能不要发生冲突、碰撞,那无异于火星撞地球,后果非常紧急。
对孩子表达关心要看按时机,当令适度,可以选择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最好的时候;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不然既没实质成效,又会给孩子以不被信赖的感觉,只能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导致不好的影响;平常也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及生活环境。
2.不要过度关心
有一个调查,“你最喜欢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和“你最喜欢父母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也别说,什么也不要做。”可见,孩子不欢迎大家过度的关心。
大家尽可能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一会送牛奶,一会送水果,借关心之名,行监督之实。大家父母朋友们,心里真是纠结呀,孩子不学习吧,你生气;孩子学习吧,一点灯熬油,你就心疼。
其实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
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无论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需要要装出一副不重要、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有关话题时要认真地“察言观色”,巧妙应付。
家庭环境或环境的改变不要过多,反差不要太大,要打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环境。衣食住行都维持原样就好,可以让孩子在星期天适合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有的父母朋友不知道,让孩子所有些活动都集中到学习上其实没好处。
学习不止是看书,休息也不只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譬如扫地、刷碗、洗衣服,不仅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合的缓解放松,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
3.不要进行过度的不适当的家教、补习
高中三年级阶段,大家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不惜血当地请名师做家教、开小灶,如此不只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的时间,而且有揠苗助长之嫌;不只浪费了时间、资金,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不高效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反正也有人给补习,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上火着急,大家最重要做的是和孩子一块查找问题,是情绪过于紧张,是试题过难,还是复习计划有偏差?是入门知识不到位,是考试方法没学会,还是学习没努力?
假如你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剖析考不好是什么原因,并从中发现不足,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反而不是有病乱投医,就是大惊小怪,失望伤心,生气责骂,这类无疑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落井下石。
假如真想要帮孩子忙就要帮到正地方。当孩子确实是在学习上遇见了困难,而父母也没能力和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辅导时,可以寻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帮忙,或陪孩子一块选择真的合适我们的辅导资料来学习。
4.不要盲目攀比
有的父母朋友一直觉得孩子的成绩不够出色,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常常把亲友同事家排名前列的孩子拿来刺激我们的孩子,以为如此会有好成效。岂不知,如此成效更糟。
所以不要总对孩子说其他人家的孩子学习怎么样好、怎么样勤奋、怎么样有出息的话,如此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导致重压,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高考考试产生恐惧、厌恶,愈加不利于复习和考试。
要多进行纵向的孩子自己跟我们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时时刻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剖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以达到扬长避短、激励士气的成效。
5.不要期望值过高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考虑考生的现实成绩和智商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父母长脸,为家族争光。目的过高,超越了孩子的实质水平,使孩子感觉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导致了很大的心理重压,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父母,大家要知道孩子的实质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时心。
6.不要过度焦虑
以往不少父母从孩子一进入高中三年级就如临大敌,自己先有了变化:有些变得比平常更严厉,有些变得比平常更亲切,有些茶饭不思,有些夜不可以寐。
父母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使得我们的心中没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可以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费时,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复习,怕孩子在这段日子里谈恋爱,怕孩子到高中三年级了还不上心、不着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反正是整日地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焦虑不安。
不知大伙想到过没,大家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的重压,恰恰就源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爸爸妈妈。很多时候,作为爸爸妈妈的,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孩子重压的主要来源,在孩子筹备高考考试的过程中充当的不是一个减压者,却是一个施压者。
尽管是如此,也请父母朋友们注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工作、家庭的一些事情、矛盾、不和谐音符影响到孩子。譬如朋友说“我和孩子说了,我和他爸之间的事是大人的事,不需要他管,他只须安心学习就好了。”这话看上去合理,仔细想想,有哪个能做到?
爸爸妈妈在一边吵闹打仗,孩子在一边漠然置之,安心学习?互换角色,你能做到吗?也不要因夫妻教育办法不同而公开争吵,那样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在孩子面前,爸爸妈妈最好维持一致。假如有不认可见,要避开孩子进行讨论,不要让他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预防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说话不起用途。
03
父母经验推荐
从父母的角度推荐三句话:
第一句话,守护好孩子的担当。
高中三年级是孩子走向成年的要紧一年,高考考试是他们生活中第一个要紧担当,虽然孩子们的肩膀还稍显稚嫩,毫无疑问,这个担子他们需要自己挑起来。
作为父母,大家没办法代替,却可以守护,鼓励他们任何时候不要松懈,更不要逃避,通过高中三年级的辛勤付出历练我们的担当能力。
大家要让孩子了解,担当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是严谨的细节,是具体的行动,体目前切实的学习计划中,体目前完成学校老师的需要中,体目前与同学的互助互帮中,体目前持之以恒的毅力中。
话又说过来,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何况处于长期紧张状况的孩子?大家父母应细心知道孩子的情绪变化,准时给予孩子鼓励、赏析,守护好他们的担当。
举例。
3月28日,清华来学校进行招生宣传,之后与部分同学面议,我家孩子未被选入。在教室外遇到他时他说没关系,但我还是给他发了短信:“父母觉得你是最好的。”他回了四个字:“嗯,最好的。”有点调皮,看来内心还算强大。第二天是北大来,同样未被选入面议。我又发了短信:“其他人如何选择,是其他人的事,你如何选择,才是你的事,才关乎你的实力。父母一直觉得你是最好的。”将近半夜,才等来他的三个字:“谢谢啊。”我读出了刚刚散去的失落,也读出了刚刚恢复的坚毅。
第二句话,自觉与学校分工合作。
大伙关心的高中三年级教学备考安排,那是学校多年积累的成熟体系,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非常强的科学性、专业性,不夸张地说,只须不折不扣地根据学校安排和老师需要做到位,高考考试成绩一定是优秀的。
所以这方面大家父母尽可放心,专心饰演好父母的角色,自觉和学校形成分工合作。
我觉得父母要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引领,二是后勤保障。
大家让孩子担当,第一大家父母自己要担当,在日常积极面对和承担,不躲闪不牢骚不抱怨,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引领。
微信是我和孩子交流的一个要紧途径,他这个年龄可能不合适面对面的絮絮叨叨,但通过微信关注,可以让他感觉到大家做父母的对生活的阅读、热爱,甚至一点理想主义情怀,没准会对他有启发。
关于后勤保障,大伙一定各有高招,不过除去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关爱,还可以承担起自主招生报名的大多数工作、提前研究专业志愿等。
第三句话,可以超脱一点。
高中三年级要说父母一点不紧张不大可能,除非事不关己。估计目前很多父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听到过各种招考信息了。有信息是好事,但碎片化的信息、甚至有的偏颇的信息只能让大家无所适从,自乱阵脚甚至产生焦虑。其实纠结的事无非就那样几个:
1、上不上课外辅导班?大家家孩子没上过,没办法提供经验,大伙假如有这个想法,建议务必和孩子商量好,同时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建议。
2、学校需不需要加课?建议听从学校安排,前面说过,四中的教学安排是个成熟体系,如何安排是大家学校我们的事,与别的学校无关,大家不和任何学校比。
3、如何拿到高校加分,尤其是北清加分?博雅也好,领军也好,还是其他各种自主招生,加分的主动权都学会在高校手里,大家同学手里只有一个主动权,努力把高考考试成绩考到最好,不管你有没拿到加分,裸分至关要紧。
4、成绩波动或者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一年,估计会有一些父母和同学的情绪跟着成绩排名波动。这里我想引用北大光华学院2014级汪嘉倩同学参与招生工作后写的一句话:高考考试真的审阅的,是备考时的坚毅品质与从容心智,和考试报名时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大家父母本应该为孩子屏蔽干扰,这需要大家自己要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
孩子真的的起跑线,不是占得了多少先机,而是爸爸妈妈的格局。大家应尽量淡定从容,一步步陪孩子耐心走下来。
高中三年级虽然以分数为重,但我还是想说,不仅有分数。高中尚没有完成,大家仍要鼓励支持孩子学习以外的全方位成长,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分数是一时的,成长是一生的。
我也说句真心话,目前我感到开心的,不仅仅是孩子考出了理想分数,还有如此几件事:
1、6月23日出分这天中午他在初中学校门口一直等着见他的初中老师,而不是迫不及待去分数查询数;
2、他首次去献了血,随即马不停蹄和同学一块筹备学长助学;
3、他的假期计划里依旧有和小伙伴一块去那个他们去了三年的孤儿院做义工;
4、对于考试报名志愿目的的坚定。我欣慰,他知道了感恩、责任、坚持和对目的的坚定。
最后我把和孩子一直推荐的qq签名推荐在这里:
温情是最坚强的意志,朴实是最简洁的名片,执着是最深情的拥抱,包容是最耐心的等待,等待,花会静静地开。